教师教育技术考核大纲解读——教学评价

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12-3-9 14:46:49 来源: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 【字号: 】 浏览
1.教学评价在促进教学方面有哪些功能?
   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以改进教育服务的过程。
   教学评价有诊断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教学功能和导向功能。
   (1)诊断功能:根据评价标准对被评价者作出价值判断,为教学决策或改进指明方向。
   (2)激励功能:一般情况下,被评对象都有获得较高评价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良好的评价会使被评价者更加努力,产生获取更大成功的动力;不好的评价对被评价者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在适当的情况下能使被评价者产生奋发努力的动力。
   (3)调控功能:教学评价有调节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评价者可根据被评价者的情况调整学习进程,使之符合被评价者的实际;二是被评价者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努力方向及改进措施。
   (4)教学功能:评价本身是一种教学活动,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是伴随教学活动同步进行的,其目的是促进学习者进一步回忆并巩固学习结果。
   (5)导向功能:如果在进行教学评价前,将评价的依据公布给被评价者,将对被评价者下一步的教学或学习目标起到导向作用。通过这一作用,我们可以引导某项教学活动朝正确方向发展。

大纲要求:了解教学评价的基本功能


   2.教学评价有哪些不同的分类?分别有何特点?
   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对教学评价作不同的划分,如表2—5所示。
2—5教学评价的分类

分类标准
评价类型
按评价基准的不同分类
相对评价、绝对评价
按评价功能的不同分类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按评价分析方法不同分类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1)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通常均以该群体的平均水平作为基准),然后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确定每个评价对象在群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即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成绩的相对优劣。为相对评价进行的测验一般被称为“常模参照测验”。
   利用相对评价可以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反映个体在群体中的位置;不足之处是,不同群体的基准不同,相对评价不宜作为判断个体与教学目标距离的依据。
   绝对评价是将教学评价的基准建立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之外(通常是以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来制定这一基准),再把该群体中每一成员某方面的知识或能力与基准进行比较,从而判定优劣。为绝对评价进行的测验一般被称为“标准参照测验”。
   绝对评价可以直接鉴别各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使每个被评价者看到自己与教学目标要求之问的差距;缺点是不易分辨出学生之间在学习方面的差异。
   (2)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一般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进行评价。通过这种评价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形成性评价是在某项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断进行的评价,可以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进而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形成性评价属于绝对评价,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比总结性评价更有实际意义。
   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如期末考试。总结性评价的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业是否最终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并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评定,其重视的是结果。
   (3)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是对评价材料作“质”的分析,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演绎、归纳等逻辑分析方法,对评价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思维加工,分析结果主要是描述性资料。
   定量评价是对评价材料作“量”的分析,运用数理统计、多元分析等数学方法,从复杂的评价数据中提取出规律性的结论。定量评价的方向和范围一般由定性评价来规定。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应当结合起来,互相补充。

大纲要求:了解不同分类标准下的教学评价类型及其特点


例题
    (操作题)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结束后,教师希望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于是进行了两次小测验,学生的成绩如下表所示,请运用Excel软件对成绩进行分析,并将结果用电子邮件发给学生。
    (1)在表格右侧增加一列,在该列的第一行输入列标题“平均分”,在该列中用公式计算每个学生两次测验的平均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2)在表格底部增加一行,在该行的第一列输入行标题“总均分”,在该行中计算每次测验的班级平均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3)将学生的“平均分”一列数据,用Excel的图表功能画出折线图。
    (4)根据折线图反映的内容,分析和总结全班的学习情况。
    (5)将图表和分析结果作为附件发送到班级邮箱,并抄送给教师自己。班级邮箱:classl@123.com,教师邮箱:teacherl@123.com。
学生两次测验成绩
 

学生编号
第一次测验
第二次测验
1
82.00
85.00
2
78.00
80.00
3
82.00
83.00
4
75.00
79.00
5
81.00
84.00
6
72.00
81.00
7
81.00
87.00
8
85.00
83.00
9
75.00
80.00
10
83.00
80.00
11
81.00
86.00
12
74.00
83.00
13
78.00
79.00
14
81.00
82.00
15
83.00
82.00
16
82.00
84.00
17
82.00
81.00
18
76.00
85.00
19
78.00
83.00
20
75.00
86.00


   3.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考试大纲”指出,教学评价包括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对教学资源的评价。
   (1)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评价教学效果的目的是为教学设计和实施提供反馈,帮助改进和优化教学。有多种评价教学效果的方法,有的关注过程,有的关注结果,具体说来,包括测验、调查、观察、量规、学习档案等。
   (2)对教学资源的评价。
   对教学资源的评价目的,一方面在于改进资源的设计,使之符合教学或学习的需要;另一方面在于选择符合要求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或学习成效。对资源的评价标准包括:教育性(传递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科学性正确反映学科基础知识和先进水平)、技术性(传递的教学信息达到一定的技术质量)、艺术性(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和经济性(以较小代价获得较大效益)。通常可以通过量规来进行评价。

大纲要求:了解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更多阅读
  针对学习者能力的评价,还有一些新的评价方式:
  1.表现性评价:又称真实性评价或替代性评价,指的是通过学生自己给出的问题答案和展示的作品来判断其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它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重视评价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性评价具有以下六个特点。
  1)评价时要求学生演示、创造、制作或动手做某事;
  2)要求激发学生高水准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能;
  3)使用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作为评价任务;
  4)唤起真实情境的运用;
  5)人工评分、人工评判而不是机器评分;
  6)要求教师在教学和评价中担任新的角色。
  在表现性评价中,对过程和作品的观察、记录、评分常采用日常行为记录、行为检核表、评定量表和学习文件夹等方法。
  2.评价量规:量规专家海蒂·古德瑞齐将它定义为“为一项工作列出标准的评分工具”。我国教育技术专家祝智庭教授则将它定义为“一种结构性的等级量化评价工具”。通常在表现性评价等非传统性评价中应用普遍。
  3.电子档案袋:电子档案袋(E—Portfolio)是基于过程评价的一种手段,是以数字化的形式记录的学生学习档案。电子档案袋也被国内有的学者称为电子学档、电子作品集、电子相册等。电子档案袋收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项信息,包括有代表性的作品及各种作业、考试、成长的反思、论文等,形成一个反映其成长足迹的档案袋。电子档案袋的建立过程体现了收集、选择和反思的过程:信息收集的过程是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信息选择的过程是学生展示自己能力的过程;反思过程是学生自我了解的过程。
  相关网站及阅读材料:
  新课程评价中的表现性评定,http://www.pep. com.cn/200406/ca470400.htm(2006-07-15)
  什么是表现性评价,http://www.
ncta.corn.cn/index.pl/kspj/ffgj?func=ViewSubmission&sid=506&wid =211l(2006-07-15)
  评价量规基本知识,
http://www.ewisdom.net.ru bric.asp(2006-07-15)
  [美]Ellen Weber.有效的学生评价[M].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4.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收集学生的评价数据?
   收集学生评价数据的方法有很多种,在NTET中需要教师掌握以下三类数据收集途径。
   (1)平时作业,测验、考试结果。
   如学生的平时作业成绩、阶段性测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等。这些主要是量化的资料,表征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通过收集一段时间内的学生成绩,可以用于分析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或者比较某一时间点不同学生的学习成绩优劣。
   (2)小组协作学习的各类文档及成果。
   在开展小组合作/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交流讨论、完成任务。这类学习会产生多种过程性材料和学习成果,如分工记录表、量规、最终成果或作品等,这些大多是质性的资料。基于这些资料,教师可以开展真实性评价,建立学生的电子档案袋。
   (3)调查问卷。
   教师还可以采用调查问卷法收集所需的资料。即把要研究的主题分为详细的纲要,拟成简明易答的一系列问题,编制成标准化的问卷,让被调查者自行填写,然后回收答案,进行分析。问卷法能够比较方便地收集有关事实性问题和态度性问题的资料。

大纲要求:选择合适的方式收集学生的评价数据


   5.怎样选择合适的方式收集学生的评价数据?
   收集学生评价数据的方式有许多种,在教学实际中具体应该选择何种方式,取决于特定的环境和条件。可以根据以下原则进行选择。
   (1)依据评价目的要求,确定收集何种数据。
   不同的评价目的需要收集不同的学生数据,因此收集方法也不同。例如,研究学生学业成就的变化,需要获得学生学习成绩的数据;而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机,则通常需要进行问卷调查来获取数据。研究目的是选择收集数据方法的重要依据。
   (2)考虑数据易得性的要求,选择数据收集的工具和方法。
   在进行数据收集时,应该从实际条件出发,在多种数据类型和收集方式中,考虑选择有条件或者容易实施的方式,例如目前是否有现成的工具、数据收集是否方便、是否有能力分析所收集的该类数据等。
   (3)遵循研究道德要求,合理收集数据。
   在收集学生的评价数据时,要遵守研究道德的要求,不能够损害被研究者(如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在要求未成年学生回答涉及隐私的问题时,需要得到家长的同意。
   (4)评价指标多元化。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常会针对某个评价需要综合选择多种评价方法,以便全面考查和评定学生的学习,即从多个角度收集学生的评价数据,如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等。

大纲要求:选择合适的方式收集学生的评价数据


   6.怎样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初步处理所得到的学生的评价数据?
   对于收集到的学生的评价数据,可以运用一些统计工具进行初步处理。在NTET中要求教师掌握Excel和WPS 0ffice工具来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整理分析以及处理调查问卷数据的方法。教师需要掌握软件的相应功能,能够根据数据处理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这里以Excel为例:
   (1)计算学生的总分、平均分和成绩排序。
   计算总分、平均分:将学生成绩录入新建立的Excel表单中后,可利用函数suM(),AVERAGE()分别计算学生成绩的总分和平均分。这两个函数的功能分别是求所定义的单元格的和、平均值。方法是选择某个单元格,在编辑区内输入公式,例如“=SUM(E2:H2)”表示求E2到H2的总和;“=AVERAGE(E2:E7)”表示求E2到E7的平均值。
   将学生按照总分顺序排序:选中“总分”这一列,选择菜单栏“数据”一“排序”命令,选择“总分”关键字,按照递增或递减进行排序。
   (2)处理调查问卷数据。
   首先将问卷调查结果录入到新建立的Exeel表单中,录入的方法是每个被调查者的数据为一行,每一个题项为一列。
   察看已录入的数据,去掉无效数据(填写错误、未完全填写等)。
   接下来计算数据统计的结果。利用Excel的函数功能,可以计算总和(suM函数)、平均数(AVERAGE函数)、标准差(STDEV函数,表示数据之间的离散程度,数据越大表示学生之间的得分相差得越多)等。
   还可以利用Excel中的图表功能,以图表形式展示数据分析结果。方法是:选中用于画图表的数据区域,按“图表向导”按钮,选择图表类型,设置标题和坐标轴等,即可得到最终的图表。

大纲要求: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和工具对评价数据进行初步处理


   7.数据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数据分析的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类,它们有各自的优势,并相互补充。在目前的研究中都鼓励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运用。
   (1)定性分析:对观察进行非数字化的考察和解释的过程,其目的是要发现内在的意义和关系模式。多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演绎、归纳等逻辑分析方法。
   (2)定量分析:为了描述和解释观察所反映的现象而使用的数值表示和处理方法。一般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最常用的是计算百分比、平均数、标准差、频数(出现的次数)等。

大纲要求:了解数据分析的一般方法与内容

8.如何从数据的统计结果中分析出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搜集的学生评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我们关注的是如何根据结果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结果可以采用多种表达方式,如评语、表格和统计图表。不同的表达方式所体现的信息不同:“评语”是从定性的角度,具体地描述学生的情况,适合对学生个别分析;“表格”和“统计图表”是从定量的角度,形象地展现学生群体在某个时问的状况或学生个人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

   归纳起来,通过数据统计可以从四种类型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表2—6)。
2—6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现状
趋势
个体
学生个体成绩在班级中的位置
学生个体成绩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
群体
全体学生成绩的分布情况
全体学生成绩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


   例如,在考查全体学生成绩的分布情况时,可将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画成图表,观察学生的成绩集中在哪些分数段内、学生之间的差距是否明显、是否有成绩极低或极高的学生,并思考这种分布反映出什么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等等。这种方式可增加数据的可视化,便于从大量数据中发现规律和问题。
   图2—2中表示了A,B两班学生某次考试的成绩统计结果,由图中可见:A班与B班学生同一次考试的成绩分布不同,A班的整体成绩低于B班,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偏低,集中在25~45分之间;另外,B班的学生成绩分布比较分散,表明学生之间的差异比较大。

2-2 AB两班学生成绩分布图

   NTET考查教师通过阅读数据统计结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教师应当了解几种评价结果表达方式中数据的含义。

大纲要求:根据数据的统计结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9.怎样利用教学过程评价表诊断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过程评价表是从教学目标出发,依据对教学/学习内容和步骤的具体要求,按照不同教学环节而建立的分项评价表,可以用于白评、互评,用于评价教师或学生。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和比较各个分项的得分和评语,查看哪些环节和内容存在不足,为改进教学提供支持。这种评价工具体现和实现了以评价促发展的理念。
   下面是一个教学过程评价表的例子。
2—7 清凉小学绿色课堂教学过程评价表
 

班级
    
学科
    
课程
    
执教者
    
日期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分值
得分
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1.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2.勇于发现和探究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富于想象,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4.乐于合作,把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有机结合
  5.善于倾听,自觉地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信息
50
 
教师的指导与参与
  1.教师以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投入教学活动,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2.关注学生“喜欢学、乐于学、相信自己能学好”的内在心理学习环境的构建
  3.营造宽松、民主、平等、互动的学习氛围
  4.教师积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尊重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理解
  5.教师热情与宽容,善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25
 
学习效果
  1.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较好地掌握了知识,能力得到培养,思维得到发展
  2.在实践和感悟中学习水平得到提升
  3.学习热情得到激发和维持,学生人格得到进一步完善
15
 
个性与特色
  教学在某些方面有突出的特色(如灵活的教学机制、教师的感召力、练习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艺术等)
10
 
综合评价
  综合等级:                    评价人:


   说明:
   1.“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每个要素l0分;“教师的指导与参与”及“学习效果”每个要素5分。
   2.90分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3.“综合评价”一栏可记录评课者对本课教师绿色教学行为感受最深的一点.

大纲要求:从教学过程评价表中分析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10.什么是教学反思?包括哪些内容?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作为思考对象,通过观察、回顾、诊断等方式,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教学方法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总结教学经验,思考教学活动中的成绩与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对策,以便进一步调整教学。教学反思被认为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包括:
   (1)对学习资源利用进行反思。不仅反思学习资源是否物尽其用,还应看通过学习资源的引入,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提高、学习效果是否促进、知识的保持是否长久、新知识的掌握速度是否加快,等等,以此判断学习资源的利用效度。
   (2)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主要思考“如何教”的问题,反思和评价教学过程是否优化、教学行为是否科学合理、教学策略的选择是否恰当等。
   (3)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时对教学效果和效率进行反思,不断发现不足,及时查找原因,完善教学过程。

大纲要求:初步形成教学反思意识


   11.为什么具备教学反思意识对于教师而言非常重要?
   (1)具备教学反思意识有利于教师工作绩效的提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能够积累大量的教学经验,如果将这种经验的反思用于自己教学的改进,那么教师就获得了可以促进自己不断成长的源泉,从而提高自己的工作绩效。
   (2)具备教学反思意识有利于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促动力。反思性行为有助于教师在教学理论水平、教学能力、教学研究技能等方面的提高,帮助教师逐步成长为熟练的、研究型的教师。
   (3)具备教学反思意识有利于教师培训理性化。
   在传统的教师培训中,通常将知识的讲授放在首要位置,这样教师往往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教学反思,教师能较为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采用理论的情境限制性,理性地对待培训内容。因此,反思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对话,是沟通教师所倡导的理论与所采用的理论的桥梁。

大纲要求:初步形成教学反思意识


   12.有哪些开展教学反思的方法?
   有许多开展教学反思的方法,NTET要求教师了解的主要有三种:撰写教学日志,观看教学录像和教师间的交流讨论。
   (1)撰写教学日志。
   写日志进行反思是灵活多样的,日志可以包括:教学过程中的经历,教学活动的反思,对教学矛盾冲突及处理策略成功与失误的总结,深度的感触、隐喻和期望等。反思日志有以下组成部分:对教学事件的叙述,对教学生活的感受,从实践到理性认识的升华等。教师还可以对日志中提到的专题性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真正促进自身的成长。
   (2)观看教学录像。
   在观看录像前,教师作自我分析和评价;教师和听课人员一起观看录像,之后教师重新进行自我分析,分析要详细;听课人员评课,并填写课堂教学评价量表;教师对量表进行统计,考查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修改教案,以备重复实践;最后以简要的文字写教后感,评价自己的优劣得失,并写出改进计划。
   教师可以利用录像分析软件来帮助自己对教学录像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
   (3)教师问的交流讨论。
   与同事就教学中共同感兴趣的话题(问题)进行交流,并从各自教学的角度彼此提供有效的改善建议;邀请同事去听课,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全程录像,并就反思教师教学中的得失进行交流;将同事们的教学交流意见作认真地研究和分析,并写出书面的个人看法;带着自己实际教学的改良建议再次组织教学。

大纲要求:了解可用于教学反思的方法


   13.如何利用评价数据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
   教学评价的数据来源于多个方面,包括对于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和教学资源等的评价和反思,如学生成绩分析结果、电子学档的评价结果、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教学过程评价表、对教学资源的评价等,以及来自学生、同事等对自己的评价。这些都是反思和改进教学的依据。
   教师一方面应掌握对各种评价数据的分析方法,理解评价结果反映出的情况,如存在的问题、表现出的进步等;另一方面则要具备教学反思的意识和技能,能够根据发现的问题思考教学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策略,如发现学生的成绩下降,或者通过练习题发现学生对某些知识掌握得不正确,教师需要反思在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是否存在问题,应该怎样调整和改进教学。
   在NTET中,将考查教师以上这两方面的能力,例如要求教师根据试题所提供的已知数据分析结果,提出自己对于教学情况的思考和改进意见。

大纲要求:通过评价数据反思自己的教学


   14NTEI如何考查教师实施教学评价的能力?
   NTET将考查教师在教学评价方面的基础知识,并考查在给定的教学环境和情境下,对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教学媒体、教学资源,促进教学效果的评价,包括对学习资源利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以及教学效果和效率的评价和反思,还包括根据具体情境要求收集和分析学生评价数据等。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始终伴随教学过程的进行。因此,NTET对教师教学评价能力的考查,采用在给定教学情境和方案中进行考核的方式,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的“任务导向”活动,题型以选择题、操作题、情境题为主。
   在上机考试时,务必请认真阅读试题中的情境描述及教学活动内容安排,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并答题。

附录    教学课例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本部分内容中所出现的各种题型,特将与多数例题相关的教学课例呈现如下,供读者参考。

   [教学内容]
   让学生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体验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教学对象]
   小学三年级学生
   [教学环境]
   教师内有多媒体演示台,包括DVD播放器、一台计算机(只有一台计算机,并已连入Internet,可供教师使用)

 

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重点、难点,为教学活动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回答下表所提出的问题

 

课题名称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科目
数学
年级
小学三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辨别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能修改不公平的游戏规则。
   ·根据游戏规则公平性的原理设计简单的游戏。
   二、过程与方法
   ·体验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参与的热情和主动性,产生与他人合作的愿望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教学资源
   辅助教师讲课的PowerPoint演示型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l取球游戏
   师:同学们,令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研究“取球游戏”。
   说明:口袋里有白、黄两种颜色的球共8个,两种不同颜色的球个数不等;要求学生想办法知道哪种球多。
教学活动2体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第一次取球
   游戏方法:每次取出球后,记录颜色,然后放回口袋中,混合均匀。
   (单选题)在体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的教学中,教师希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你认为采取哪种教学方法最为恰当?(    )。
   A.学生观看电脑上的演示软件,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B.由教师边演示边讲解,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取球的结果
   C.让学生分成小组,分别尝试取球,并记录每种颜色球的出现次数
   D.让学生分成黄、白两组进行取球,取到自己组颜色的球多就赢

   师:你觉得这样的游戏公平吗?
   师把球倒出来,给学生看(6个黄球和2个白球)
   师:如果再取下去,结果会怎样呢?为什么?
   师:看看这些球,获胜的机会一样吗?
   ()改进游戏规则
   师:怎样调整规则就能够使游戏公平?
   (1)小组讨论:怎样改变口袋里白、黄球的个数,使得游戏变得公平呢?
   (2)观察:改变后的情况,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个数放的同样多,游戏才是公平的呢?(板书:赢的机会均等)
   (3)这样的方案公平了吗?用什么方法能验证?
   ()第二次取球
    游戏规则:口袋里有4个黄球和4个白球,小组成员每人轮流取球,共取20次,每次任意取一个,取后放回。取到白球的次数多为女生赢,取到黄球的次数多为男生赢。比一比看谁能赢。(各小组组长将数据收集好后输入电脑。教师将各小组数据汇总,形成条形统计表)
组别
黄球次数
白球次数
总次数
 
 
 
 
 
 
 
 
 
 
 
 
 
 
 
 
 
 
合计
 
 
 

   师:观察数据,每一组谁赢了?
   师:从合计的结果看,谁赢了?
   师:白球黄球一样多,可能性怎样?
   师:如果继续往下取,男生(或女生)还一样能赢吗?为什么?
   师:从这个游戏中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总结,板书: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多选题)你认为这部分教学中采用的互动方式是(    ).
   A.师生互动    B.小组讨论    C.人机互动
   D.生生互动    E.全体讨论    F.同步讨论
   G.一对一的讨论    H.异步讨论
   (多选题)对于此处教学中所运用的图表,在呈现方式方面你有什么建议?( )。
   A.教师利用文本工具,事先画好空白表格,一边与学生互动,一边输入各项信息
   B.教师将得到的各组汇总数据输入到表格中,并整理计算后,呈现给学生进行讨论
   C.教师将讨论得到的结论呈现出来,列在图表旁
   D.教师将重要的数据加粗或用其他颜色表示,以示强调
   E.图表中“总次数”一项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可以去掉
教学活动3拓展应用
   1.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情需要公平处理?
   2.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用自己手里现成的材料设计一个游戏,要求:游戏规则必须是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