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天 我们一起追逐的梦想
—— 难忘南方中学基地培训的日子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短短的5天基地培训时间匆匆而过,有许多不舍,有许多感慨。我们在大巴车上分离,没有挥泪告别,但我想每个人其实是意犹未尽的,我们心中一定留下了许多温暖生命的东西,不会忘记肖守志老师的稳健和亲切,不会忘记肖启武老师的儒雅和矛盾(同学说其实他内心就是一个可爱的孩子),不会忘记刘老师的迷死众生的笑容,不会忘记赵校长的英俊睿智,不会忘了傅老师的细致,不会忘了雷老师的富有磁性的声音,不会忘记同学们一起度过的点点滴滴的时光,波波的风情,龙同学的文人气,熊同学的林妹妹的气质,脑海里一个个美好的镜头蹦出来,我想我要用一生去回忆着生命中美好的5天。
这次我们研训的主题是基于文本解读的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每个学员上一次研讨课,再听课评课,时间较长,强度较大,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感觉很充实很快乐,首先要感谢南方中学的精心组织和热情招待,还有专家们悉心的指导,工作才有条不紊,我们在这次研训中也受益匪浅。
我有三个很深的体会,第一:作为常规教学,我们更多的是课堂流程的完成,呈现式教学,新课程强调的学生主体性如何体现,老师起到的是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不是设限,让学生求证,陷入数学式命题。肖老师的推崇精细、大气,重在学生去体验少讲方法的课堂还需要不断领悟、锤炼。
以一堂研讨课为例,整个设置的教学流程较程式化,生成性的东西太少,关注文本注重语文味,完成教学目标,似乎做到,但是一堂好课,它是否具备了一定的思维量,值得反思。大多数青年教师的课堂都不敢放开,一源于不自信,一考虑公开课,稳打稳扎。课堂留白、动态教学,真正理解什么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 ,教学生成,这应该是我要反思的。
第二:反观这六年的教学生涯,我发现自己的激情一点点消失殆尽,基于很多原因,学生生源的状况让我常感觉心力憔悴,但与同学的交谈中,我感觉到自己的状态应该是一个根本问题,教书就是体会灵魂深处的激情,没有激情,不能激发生命的活力。海燕同学课堂上那种投入是我缺少的,她沉浸在课堂的喜悦中。她快乐的情绪也会感染到学生,课堂自然就充满了生机。
第三: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们深感教学教研需要一种学术氛围,需要团队的齐心合力,需要同行的交流探讨,更需要专家的引领指航,如果我们每一次的教学研讨能真正落实,我想对于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是不容置疑的,最终的受益者还是我们的教师和我们的学生。
我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专心致志做学问,这样的日子很单纯,很充实,很快乐,能认识这样一群有志之士,这样一个有活力的团队,一生之幸。作为教师,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希望构建一个理想的教育世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常常困扰着我们,如果下定决心做教育,不妨先让自己快乐充实起来,用心去发现学生的每一个小小的闪光点,跟他们一起去追逐年轻的梦想,仅以此与同学们共勉。
株洲市十八中 朱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