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教学新“思”

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13-1-25 11:40:24 来源: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 【字号: 】 浏览

 

政治课教学新“思”

——株洲市政治学科基地培训有感

株洲市第十八中学            彭咏莲

 

紧张的六天基地培训即将结束,在学科基地的精神家园里,我感觉自己每天都是在思考的,每天都是有收获的。上课前听课时,我总在想:如果这堂课让我来上会是怎样的?上完课后另一个问题又应运而生:如果这堂课我有机会再上要怎样来“磨”它?

第一天张曼平老师“对一堂好课的思考”中提出的:“心动”是前提,“问题”是关键,“文化”是灵魂,概括得经典之至。确实,一堂课要想余音绕梁、回味无穷,施展教育教学的魅力,就必须是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心动才能情动,情动才能行动。我总记得感动中国人物推选委员会易中天这样评价无臂钢琴师刘伟:“钢琴,首先是用心灵来演奏的!有美丽的心灵,就会有美丽的世界!”经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更加深刻认识到:只要我们认真地设计、用心地思考,一定能用心灵架起与学生交流、理解和成长的桥梁!现将我对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导入新课,让学生有兴趣学。

不论是新课程还是老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一直以来都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话题,特别是针对政治课本身的特点而言,更显得重要和必要。采用最新事例或时政新闻以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也可用高考题或漫画导入设疑,引发理性思考,提前感悟本堂课的知识。用文字、图形、图象、动画、声音等各种信息的交互使用,把“美”带入政治课堂,那么抽象的理论就会显得生动化、形象化、具体化,促使学生集中学习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乃至创造性。既然我们政治的四本书都与 “生活”密切有关,那么我们就可以引用学生关注度高,兴趣浓厚的、发生在我们生活周边的素材来做引桥并设计教学过程。例如本次基地学习中老师们用到的素材有:美丽株洲,动力新城、株洲过去现在的对比和对未来的设想、南方中学本土的素材、全能教“末日论”、钓鱼岛事件理性爱国;学生提到的也是身边的实例:假如我当村官、株洲的规划馆、移动图书馆、自行车租赁、南车时代等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将其学习的能量得以释放,每节课的课前导入我们教师最好多花点心思,它将直接有助于后面的教学。当然,导入素材的选取和积累就要靠我们平时的观察和注意了。

 布置自主学习的任务,让学生“有事可做”。

不管是什么时尚的课堂模式,如果学生没有“动”起来,那都是假的,叫“做秀”。今后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就要让学生有目标的带着问题去看书学习,查找自己所要问题的答案,再在当堂训练中去证明和巩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而真正学习的主体则是学生自己。教师应当是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我们一般是在课前布置自主学习任务,让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资源达到理想的预习效果,通常是具体到位。例如:可以将本课的内容设置几个基本问题或是几个习题都可。一般要引导学生构建立体的知识网络联系图,使零散、孤立的知识连成线,结成网,形成一个个有机联系的知识体系。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分析与综合能力和整体记忆能力,并开拓学生的视野与思维空间,也便于引导学生的思维在更广阔的空间范围内驰骋,使他们善于联想,积极探索,提高能力,而且从宏观上把握教材,构建准确、科学的知识网络体系,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方便的进行分析、归纳、对比、综合。现在高考的答题讲求规范性、知识面广、言之有理和知识的融会贯通。例如我们在这一次的上课过程中就设计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结合株洲措施中的可取之处,说明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的?学生就会很快地把措施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一一对应出来,这比老师自己去讲很久还不一定讲得清楚的效果要强的多。与此同时,这样对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也能起到很好的功效。

  精选材料,巧设问,指导合作探究,让学生“做实事”。

恰当的教学情境,必定是取自于现实生活,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学生所关心的或有能力关注的现实问题;能让学生在课堂中走向生活,能把认知过程与生活体验融合起来,这也恰恰符合新课程的标准,即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合作和充分的讨论,提取有效信息,来发现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得出合理的结论。例如我在讲授“怎样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时,为了让学生清楚地判断“科技创新、转方式促发展、新农村、环保、区域发展”这五个方面,我就在播放了视频“魅力株洲”宣传片对株洲未来的构想之后设置了这样一道探究题:为了建设美丽株洲、美丽中国,实现科学发展和激情跨越的目标,我们应该怎样做?这样,学生对于难于理解的五个方面去探究就应该是不成问题了。

不过,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习,应该是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讨论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所以合作探究是需要教师引导的。指导学生一分为二辩证地去思考问题,从多个不同角度去回答问题,从生活与教材原理的链接上去联系问题。所以,在同学们讨论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置身事外,把学生放任自流。那样,就达不到合作探究的效果。

  由点到面,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效地做事”。

现在的试题和课型往往都是以“问题中心型”的思路来设计的,将试题呈现方式设计为一个个单独的案例,当然这些案例都是以眼下生活化的材料为背景,每一个案例中学生的回答一般都是不同于课本知识的直接表述,但却都以课本知识为依托,所以指导学生理解材料的意图与要求而做到有的放矢,使生活与原理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链接,成为突破政治课重难点关键的环节。这次收获最大的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李桂容老师指导我们如何设问,衔接“地气”和“理论”的问题,使我在教学风格上也有很大改进。课堂中通过素材与引桥扣人心弦,让学生思考探究之后,使情感、知识和能力目标潜移默化地生成,这样教学效果也会更深远持久。所以,问题的设置上要有可操作性、目标明确性、限定指向性,让学生有思考和讨论的切入点。往往一个问题的精心设计能营造本堂课的亮点或高潮。如宋和坤老师的“村官如何使穷村变回富村?”激发学生的无限遐想和热情,学生在畅所欲言之后“怎样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这一重点就迎刃而解了。陈能老师的“忆往昔、看今朝、展明天”一个全套餐,使整堂课教学设计和思路非常清晰,一气呵成!

我不是麻辣的美丽教师,上课时能给学生以赏心悦目之感;我不是幽默诙谐的教师,能让学生不时发出爽快的笑声;我也不是刚上班的新老师,能做到随时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改变自己的习惯。但经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想我也是可以而且能够让学生体味到政治课的“美”,能不时让学生轻松的哈哈一笑,能以激情和关注去感染学生,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方式。我想只要我们教师坚定自己的课改信念,具备足够的耐心和满腔的热情,不断学习、改进、反思、实践,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定能指导学生快乐、高效地学习,成就教师的职业幸福。